in ,

CryCry LoveLove

《衣袖紅鑲邊》李祘對德任用情至深!但歷史上她並不想成為王的女人?!

超人氣韓劇《衣袖紅鑲邊》快播畢近一個月,從開播收視平平,到劇終創下 MBC 近三年最高收視。結局李祘&德任沒能長雙廝守到最後,讓觀眾虐心不已。不少人看完了《衣袖紅鑲邊》後,還久久無法從劇裡走出來。

改編自真實歷史的《衣袖紅鑲邊》,劇情講述宮女成德任與朝鮮國王正祖李祘的凄美悲切愛情故事。但原來歷史上德任可能並不太愛李祘,那麼真實歷史與劇情究竟有那些不一樣,以下將為你揭秘!

 

// 宮女出身但深受李祘生母喜愛

李祘是莊獻世子的兒子,在韓國歷史上被認為是有作為的君主,不過他蠻年輕便離世。而德任是宮女出身,她深受惠慶宮洪氏(李祘生母)喜愛就一直把她帶在身邊,因此雖說是宮女但她當時也是地位較高的宮女。

 

// 兩次拒絕承恩(寵幸)

在李祘未正式將德任納入後宮前,李祘已有正妻孝懿王后金氏,元嬪洪氏、和嬪尹氏等數位妃嬪。李祘在早年時已看上德任,歷史上記載,德任確實曾兩次拒絕了李祘的承恩(寵幸)諭旨。

從李祘為她所寫的《宜嬪墓誌銘》與《宜嬪墓表》中可以得知,李祘在第一次向她下承恩的諭旨時的情境,「以內殿之姑未誕育,涕泣辭以不敢,矢死不從命,予感之不復迫焉」,她拒絕並哭著說「世孫嬪都還未為他生下子嗣,寧死也不願從命」,因爲這個理由非常合理,所以李祘不再勉強。

十五年後,待李祘再海選妃嬪之時,他再次要求德任應選,不過仍遭拒絕。後來李祘就以「責罰其私屬」,處罰德任身邊下人和家屬,迫她妥協成為他的後宮。可以看出德任並非像劇中那樣戀慕李祘,而是迫於王命,不得已成為王的女人。

 

// 懷孕 5 次,流產 2 次

李祘和正妻孝懿后金氏在 10 歲左右就結婚,兩人沒有什麼感情基礎,一直沒有孩子,而和嬪尹氏進宮不久後,就宣稱懷孕但過了預產期卻遲遲未產子,同時德任也懷孕了。此後,德任為李祘生下了文孝世子。相隔一年多後,德任再為李祘生下一名女兒,但這位翁主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有歷史記載在生下世子前她曾流產了兩次。

 

// 歷史中德任形象大不同

與《衣袖》中古靈精怪,頗有主見的德任形象相反,李祘筆下的德任是一位極為遵守儒教道德,非常順從夫君的女子,並且「敏女紅,善烹飪,即其餘事而筆翰亦自超凡」。

李祘也承認,自己有時候並不太好伺候,「御宮掖嚴而近苛」,也不會示恩寵於德任,但她仍然能處事圓滿,即「猶能積誠竭力,直前無退,使所執之義理終歸於至當至正之地。」

 

// 李祘對德任用情至深

不過,當時朝鮮的宮廷制度是妾永遠是妾,德任雖為李祘生下了第一個兒子但她也無法升為王后,懷孕期間也沒有名分,有人就認為當時朝廷仍處於老論和少論派的爭鬥,德任也算是惠慶宮的人,扶持德任她也變相成為加強老論派一方的勢力。

德任直到生下孩子後才被封為昭容,隨即進封宜嬪。她也延續了當時宮中的慣例,在文孝世子出生後就交由孝懿王后作為己子。

而孝懿王后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品德非常好的王后,她和德任的交情也很好,之後仍令德任負責養育文孝世子的具體事務。在後來李祘為德任寫的墓志銘中也全是讚揚德任的為人,對文孝世子相當尊敬。

也有歷史記載李祘非常寵愛德任,經常在她的住所過夜甚至在那邊處理政事,而且還為德任寫了很多的墓志銘,看得出李祘對德任用情至深。

 

// 文孝世子過世

德任的命運迎來巨大改變,當時漢陽城中疹疫大熾,5歲的文孝世子感染了疹疫,在醫官的治療病情貌似好轉,然而到了第 11 天卻急轉直下,已藥石難醫。在世子去世前,李祘在東宮哭著大喊「請救救我兒吧!」

世子病逝後,李祘非常難過,多次到魂宮痛哭,悲傷程度甚至令朝廷官員都覺得有些太超過。當時懷孕在身的德任本來身體就很弱,得知世子病逝後,難過至極的她不久後也過世了,那時她才 33 歲。

 

// 德任離世

根據李祘的記錄,德任在臨死前囑咐他以後多與孝懿王后親近,囑咐他由金氏生下世子才是正道,李祘答應了她,並遵照她的遺願,將她安葬在文孝世子墓附近。

德任死後隔年,李祘再納朴氏為綏嬪,四年後朴氏為李祘生下一子,也是後來繼承王位的純祖李玜,兩年後再生下了淑善翁主。不過,李祘和孝懿王后,以及和嬪尹氏終其一生都沒有生下任何子女。

 

// 她可能沒那麼愛他?

後人根據李祘為德任所寫的許多墓志銘以及歷史記載中分析,李祘是真的很愛德任,但恐怕德任並非像劇中那麼愛李祘。

從德任拒絕李祘的承恩諭旨以及之後是被強迫入宮中可以發現,德任可能並不想成為王的女人,加上她從小在惠慶宮身邊長大,為人謹慎小心的她熟知後宮的險惡複雜,更令她對後宮有所排斥。

另外,德任寫得一手好字,但她卻從未為李祘留下任何記錄,因此有後人就認為有可能德任並沒有那麼愛李祘。

Pledis 與 HYBE 合併後,夫勝寬自曝見房時爀趣事,以及未來的野心

去年 6 月才續約!INFINITE 成種宣布離開 Woollim 「展開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