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大娛樂公司 HYBE 老闆房時爀,涉嫌在公司上市過程中進行詐欺交易,牽涉金額高達 4,000 億韓元!根據韓媒《韓國經濟》獨家報導,金融監督院準備以「詐欺性不正當交易」嫌疑委託檢方調查。而報導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若罪名成立,官方計劃「嚴懲」以儆效尤,房時爀恐面臨無期徒刑的最嚴重處分!
綜合韓媒報導,金融監督院調查 2 局已掌握關鍵證據,顯示房時爀早在 2019 年就知情 HYBE(當時為 Big Hit)準備上市,卻向原始投資者謊稱「沒有 IPO 計劃」,並引導他們將股份出售給由其親信設立的私募基金(PEF)。該 PEF 與房時爀簽有協議,將投資利益的 30% 返還房時爀,據悉該筆交易最終為房時爀帶來約 4,000 億韓元(約 95 億元台幣)的收益。更嚴重的是,這份「共利協議」從未在公司上市時的證券報告書中揭露,涉嫌隱瞞重大資訊。
金融監督院認定此舉已違反《資本市場法》第 443 條,屬於「詐欺性不正當交易」。若透過不正手段所得金額超過 50 億韓元,法律規定可處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刑。此案目前已啟動快速通道(緊急措施)程序,將案件優先轉交檢察機關處理,同時,首爾警察廳金融犯罪搜查隊也已啟動平行調查。
HYBE 雖強調:「所有交易均經由法律審查,在合法範圍內進行」,但金融監督院已掌握大量當時 HYBE 上市進程的文件,包括與主承銷商簽訂的合約、董事會會議記錄等,證實當時已處於積極推進 IPO 階段,與對投資人所稱「無上市計畫」的說法背道而馳,構成欺騙行為。
《韓國經濟》最後表示,金融監管單位將嚴正看待此案對資本市場信任機制的衝擊。倘若未上市企業大股東與私募基金透過未公開合約進行利益輸送卻不遭追究,恐對整體市場透明度與公平性構成致命打擊。
金融投資業界也指出,「HYBE 這起案例,是 IPO 過程中隱藏合約與圖謀私利交織的典型詐欺交易嫌疑事件。若金融當局未對此案設下明確法規與懲處標準,未來類似事件恐層出不窮,甚至演變成新常態」。
題外話,HYBE 在 SM 娛樂收購戰期間敗給 Kakao 後,房時爀向金融監督院提交陳情書,指控對方大量收購 SM 娛樂股票以阻止 HYBE 公開收購。此後 Kakao 便陷入股價操縱爭議,創辦人金範洙甚至一度被拘留。檢方近日提出申請,要求房時爀出庭作證,但 Kakao 方面表明反對。目前,法院尚未決定是否正式傳喚房時爀。